當前位置:首頁
> 政務公開 > 政務資訊 > 部門動態

【市農業農村和水利局】我市獲省農業“雙強”行動“賽馬”激勵 “雙強”“賽馬” 溫嶺領先

發布日期:2022-09-19 09:12 信息來源:地區管理員 瀏覽次數:

9月16日,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,公布了浙江省農業“雙強”行動“賽馬”激勵地區。溫嶺上榜,農業“雙強”工作獲省政府正面激勵肯定!

浙江省農業“雙強”行動“賽馬”機制是與用地指標、涉農資金安排雙掛鉤的激勵機制,設置糧食生產指標、農業勞動生產率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等15個評價指標。省級將安排1000畝建設用地指標,用于獎勵考評前列的縣(市、區)。省級涉農資金按一定比例優先支持考評前列的縣(市、區)。

為深入實施科技強農、機械強農“雙強”行動,我市聚焦“一年大突破、三年大跨越、五年創一流”總目標,全面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,被列入全省“雙強”行動——全域宜機化改造(水稻)試點縣。

高位謀劃“雙強”行動推進機制

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是溫嶺邁向“新征程”、加速奔跑“共富路”的重要一環。去年10月,在全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富裕會議上,我市便已出臺相關政策方案,明確全市“雙強”行動目標任務和實施路徑,做到清單化、項目化推進工作,并已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總召集人,市農水局統籌牽頭,市科技局、市港漁局、市財政局、市自規局、市商務局等部門共同參與的“雙強”行動工作專班。

“目前,我們已創新實施了‘賽馬’機制,建立與涉農資金安排掛鉤的‘賽馬’激勵機制,定期開展‘雙強’行動評價通報?!笔修r業農村和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為鼓勵支持各地競爭創新,我市已將農業“雙強”行動納入鎮(街道)目標責任制考核和鄉村振興實績考核,逐漸形成各鎮(街道)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。

全面促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

2021年全市實現糧食播種面積28.01萬畝、總產量1.15億公斤,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00.39%和100.02%;溫嶺連續三年(2019—2021年)被農業農村部列為水稻“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活動”整縣制推進縣,連續兩年(2020—2021年)獲浙江省產糧大縣稱號……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,是我市立足“新挑戰”、發力攻堅“抓落實”,切實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。

近年來,我市堅決守牢穩產保供底線,持續抓好耕地“非糧化”整改優化,先后推廣“早稻-晚稻”連作種植模式、“早稻-晚稻-西藍花”等三熟制種植模式,實現“藏糧于地”。同時,開展水稻優質新品種引進示范、水稻畝產“千公斤攻關”等106項試驗,建立30個水稻綠色高質高效核心示范方,創建4個綠色無公害優質稻米萬畝示范區,綠色優質農產品比率達56.1%,水稻主導品種占88.32%以上,實現“藏糧于技”。

為深入謀劃現代農業發展,我市還逐步規劃“一核兩區三鎮”(“一核”即溫嶺農創大廈,“兩區”即南部省級現代農業園區、東部現代農業示范區,“三鎮”即濱海葡萄農業特色小鎮、塢根漁果農業特色小鎮、箬橫果蔬農業特色小鎮)現代農業發展布局。其中,南部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入選2022年度十佳省級現代農業園區,系臺州唯一,實現年農業總產值13億元以上。

如今,我市共有省級認定的現代農業綜合區2個、主導產業示范區1個、特色農業精品園3個、特色農業強鎮2個、農產品特色優勢區1個,培育農業龍頭企業79家,創建國家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4家、省級10家,省級示范性家庭農場59家,省級數字農業工廠3家。

積極推進農機領域試點建設

以省全域宜機化改造試點建設為契機,我市聚焦“高標準農事服務中心+農機作業券試點+農藝農機融合示范試驗基地+基礎設施宜機化改造+農機具補貼+農機共享平臺”六合一全鏈條宜機化改造提升,逐步打造縣域宜機化改造的“溫嶺樣板”。

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和水利局了解到,現階段全市新建高標準農田3000畝,輻射糧食種植面積2.8萬畝。在農機農藝融合方面,我市引進全省首臺缽苗高速插秧機全套設備,摸索出省內領先的缽苗標準化育秧、精確定量播種、全基質育秧等多項技術。目前,全市擁有水稻缽苗擺栽機23臺,建立了5個集中育秧服務中心,已開工建設第一批17個農事服務中心項目,可新增日栽插能力1300畝,年栽插能力達6萬畝以上,將實現全市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2%以上,水稻缽苗栽插能力居全省第一。

在列入省“全域宜機化改造試點”地區后,我市立即組建工作專班,開展項目遴選、評審、儲備、立項工作,并計劃建設21個農事服務中心、2個設施大棚宜機化改造示范基地、4個農機創新試驗和全程機械化基地、5個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基地。



少妇下面好紧好多水真爽播放